![]() |
产地 | 上海 |
品牌 | 肖晃纳米 |
货号 | XH-BaTiO3-50 |
用途 | 用于自动温控发热原件、多层陶瓷电容器 |
包装规格 | 100g/500g/1kg/5kg |
CAS编号 | 12047-27-7 |
纯度 | 99.9-99.999% |
是否进口 | 否 |
纳米钛酸钡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微乳液法和固相法等。其中,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因其能在较低温度下实现纳米级颗粒的均匀合成而被广泛应用。制备过程中可通过调控pH值、反应温度、前驱体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参数来控制颗粒的粒径和分布。 纳米钛酸钡通常呈现为球形或多面体状,粒径范围一般在10至100纳米之间,表面光洁度较高。颗粒之间的团聚现象是该类材料在分散与加工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辅以表面改性或分散剂以提高其分散性和界面稳定性。 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纳米钛酸钡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微米材料的物理行为,如尺寸依赖的晶相稳定性、界面效应增强以及各向异性变化等。此外,纳米级结构使其在烧结、复合、界面构筑等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工艺适配性。 尽管本介绍不涉及材料的功能性用途,但纳米钛酸钡由于其结构和粒径可控的特点,在多个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其在复合材料、薄膜制备、表界面改性及精细陶瓷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可加工性和性能调控潜力。 制备方法
形态与结构特征
材料特性
应用方向简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