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地 | 上海 |
品牌 | 肖晃纳米 |
货号 | XH-Cu2O-50 |
用途 | 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用来杀死低级海生动物),杀虫剂,以及各种铜盐 |
包装规格 | 100g/500g/1kg/5kg |
CAS编号 | 1317-39-1 |
纯度 | 99.9-99.999% |
是否进口 | 否 |
纳米氧化亚铜是一种粒径处于纳米级别的单价铜氧化物粉体,呈红色或砖红色,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表面活性和独特的晶体结构。该材料在化学、材料、电子及环保等多个领域具备研究和应用价值。
纳米氧化亚铜的主要成分为(亚铜离子为+1价),具有立方晶系结构。其微观颗粒通常呈近球形、八面体或立方体结构,粒径范围一般在20纳米至200纳米之间,可通过调节合成工艺精细控制。
项目 | 描述 |
---|---|
| |
外观 | 红色或砖红色粉末 |
晶体结构 | 立方晶系 |
粒径范围 | 20nm – 200nm(可调) |
比表面积 | 10–50 m2/g(视制备方法而异) |
熔点 | 约1235°C |
密度 | 约6.0 g/cm3 |
纳米氧化亚铜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化学还原法:在控制条件下将铜盐还原生成纳米;
液相沉淀法:在碱性条件下通过铜盐和还原剂反应生成;
水热/溶剂热合成:在高温高压下获得形貌可控的纳米颗粒;
电化学沉积法:通过电流控制实现结构调控。
不同方法所得到的颗粒形貌、粒径分布和表面状态均有所差异。
光学特性:纳米Cu2O具有明显的光吸收能力,带隙约为2.0 eV。
热稳定性:在空气中高温条件下易被进一步氧化为CuO。
导电性:为P型半导体,电导率依条件而异。
表面活性高:易与其他组分形成复合结构。
纳米氧化亚铜的形貌直接影响其性能,可通过调整合成条件形成:
球形颗粒;
八面体晶体;
立方体;
空心结构或核壳结构。
控制粒径和形貌对于其分散性、加工性能和后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