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地 | 上海 |
品牌 | 肖晃纳米 |
货号 | XH-C-3 |
用途 | 用于催化、储能和传感器等 |
包装规格 | 100g/500g/1kg/5kg |
CAS编号 | 1034343-98-0 |
纯度 | 99.9-99.999% |
是否进口 | 否 |
单层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紧密排列形成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厚度仅为一个碳原子层。作为石墨的基本组成单元,单层石墨烯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是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热点。 单层石墨烯的碳原子以六边形环形排列,形成平面网格结构。其原子排列呈现高度对称性和均匀性,具有极高的结晶完整性。单层厚度使其成为迄今已知最薄的二维材料。 制备单层石墨烯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 机械剥离法:利用胶带或类似材料将石墨层层剥离,获得单层石墨烯薄片; 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金属基底上通过气相反应沉积石墨烯薄膜; 氧化还原法:先制备氧化石墨烯,通过化学或热还原还原成石墨烯。 不同制备方式适用于不同应用领域,制备工艺影响单层石墨烯的质量和尺寸。 高强度与高弹性:单层石墨烯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 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电导率和热导率均表现优异; 高透光率:由于极薄,单层石墨烯可达到约97%的光透过率; 柔韧性:具备良好的柔韧特性,可承受一定程度的弯曲和拉伸。 单层石墨烯的性能受其晶格缺陷、边缘结构及掺杂元素的影响较大。通过化学修饰、掺杂或层间堆积,可以调节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满足不同的科研需求。 单层石墨烯作为二维碳材料的代表,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为纳米电子学、材料科学、传感器开发等领域提供了基础研究平台。对单层石墨烯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单层石墨烯凭借其独特的二维晶格结构和优异的物理特性,成为现代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其多样的制备方法和调控手段,为未来材料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结构特点
制备方法
物理性质
结构缺陷与改性
应用基础
总结
返回顶部